轉型正義之路:島嶼的過去與未來
本書面向青少年朋友介紹,何謂轉型正義、戰後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概況、白色恐怖相關重要法令、從自由民主化到落實轉型正義等過程。
其他教具
學生將抽取「事件卡」,面臨刑求、監禁等考驗,選擇是要和獄友共度難關、或是供出他人情報以自保?
如何讓解嚴後出生的學生體會白色恐怖?我們希望透過桌遊,帶領學生體驗政治犯的牢獄之途,藉此對這段歷史「有感」。
教學者只需運用投影片,就能帶領全班經歷政治犯被捕後,從偵訊、審判、到執刑的空間與情境。學生將抽取「事件卡」,面臨刑求、監禁等考驗,選擇是要和獄友共度難關、或是供出他人情報以自保?最後的「判決書」進一步揭露遊戲背後真實的角色原型及歷史現場,並可搭配學習單進行深層討論。
我們期待能從體驗帶出學生的共感,讓他們願意主動探討歷史真相、反思人權的價值和轉型正義的意義。
共有6個角色。角色身份涵蓋不同性別、省籍及職業。
每張身份卡有不同的「精神力」、「體力」、「罪證等級」設定值。
共有7個事件,包含3張偵訊事件卡、4張候審事件卡,事件卡為有所有角色偵訊、等候審判期間共同經歷的事件。每個角色需依事件卡指示做決定。
每個角色領取1個。骰子上點數1、點數4為紅色,點數2、點數5為白色,點數3、點數6為藍色。
每個角色領取1張,可用於抵銷事件中受到的傷害。
每個角色有1份判決書。正面為判決書內文,背面為角色人物小傳。
提供教學投影片、教學手冊及參考學習單。
我們可以說故事的方式營造白色恐怖時期的社會情境,邀請學生唱禁歌、讀禁書、從事非法集會等活動,再宣告學生被捕入獄,為接下來的桌遊體驗鋪陳。
將學生分成6組,進行新生桌遊體驗。各組玩家將領取不同「角色身份卡」,扮演被捕政治犯,跟著「事件卡」,親歷東本願寺、青島東路三號,經歷被捕偵訊、等候審判的過程。玩家將面臨一次次人性與道德的考驗,在每一回合事件進行抉擇:要與其他玩家合作追求集體生存勝利,還是與當局合作謀求自身生存?最後,遊戲在主持人宣告玩家的判決結果——感化教育、有期徒刑、死刑,發送「判決書」後告一段落。
學生將在新生桌遊體驗中認識政治案件處置流程,同時在遊戲機制的推進下,試圖同感政治犯的生命處境。
新生桌遊設計是以真實人物、地點、事件為藍本。我們可以運用教學投影片中原型人物、不義遺址、相關事件的介紹,以及「判決書」背後的角色人物小傳,帶學生認識遊戲設計依據的真實故事,讓學生意識到遊戲過程中的事件與抉擇,可能真實發生過,藉此帶學生抽離「好好玩」的情緒。我們也可以政治案件偵審機制、政治犯的道德兩難等議題為主軸,搭配各類型的文本,帶學生做更近一步的反思與行動。
本書面向青少年朋友介紹,何謂轉型正義、戰後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概況、白色恐怖相關重要法令、從自由民主化到落實轉型正義等過程。
散文選涵蓋散文、回憶錄、傳記與口述,由小說家胡淑雯、童偉格主編,在超過200書籍中,精選47篇作品,43位作者,近90萬字的規模。散文選以截然不同的視角切入白色恐怖歷史的肌理,區分為繫獄作家、青春、地下黨、女人、身體、特務、島等七大主題,並由研究者逐篇注釋,增強背景理解。
國家人權博物館與春山出版社合作,由二位主編選出30位作者,發表時間自1948年(吳濁流〈波茨坦科長〉)橫跨到2017年(黃崇凱〈狄克森片語〉),而從卷一起首之作郭松棻〈月印〉,到卷四壓卷之作賴香吟〈暮色將至〉,這些作品使我們得見在戒嚴體制逐步生成、強化與轉變的漫長過程中,臺灣跨越數個世代的小說家如何連綴創造力。
實施學校:臺北市私立靜心高中
靜心高中的老師運用新生教具箱,帶學生進行沈浸式的體驗學習。
實施學校:臺北市內湖高中
內湖高中的老師運用新生教具箱,帶著高中學生從抉擇情境來探究威權時代的歷史。
實施學校:臺北市中正高中
中正高中的三位老師將新生結合高一公民課程並用於15個班級之中,並以兩節課的幅度來設計課程。
實施學校:新竹縣湖口高中
湖口高中的老師以一堂課的時間,帶領高二的學生操作新生教具箱。
實施學校:臺北市和平高中
和平高中的老師運用英文科的多元選修課,帶學生操作新生教具箱。
實施學校:彰化市彰化女中
彰化女中的老師在高ㄧ與高三的五個班級中操作了「新生」教具箱。在課程設計上,老師主要依循教具箱的手冊進行,但改動了引起動機的素材。
實施學校:金門縣金門農工
金門農工的老師結合國文科,用既有的課本文本,搭配新生教具箱延伸引導學生思考人權議題。
實施學校:嘉義縣協同高中
協同高中的老師將「新生」用於高一和高三的班級之中,並以2至3堂課的時間來操作之。
實施學校:彰化縣彰化高商
彰化高商的老師運用兩節課,帶高二學生操作新生教具箱。
實施學校:彰化縣北斗家商
北斗家商的老師運用高二的歷史課與公民課,以1.5堂課帶餐飲科學生操作新生教具箱。
實施學校:新北市竹圍高中
竹圍高中的老師運用公民選修課,以一堂課帶高二學生操作新生教具箱。
實施學校:臺中市臺中女中
臺中女中的老師運用「新生」教具箱,帶高二、高三的學生從遊戲機制裡練習辯論及共同決策,並在課程設計裡運用小巧思,提升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。
實施學校:新竹市建功高中
建功高中的公民老師運用一學期的彈性課程,帶高二學生思考什麼是「正義」。
實施學校:臺南市北門高中
北門高中的老師運用公民科探究與實作課,與高二學生一起進行新生桌遊實作;老師也透過這次的教具箱操作,對人權素養課程有了更多元的想像。
實施學校:臺北市內湖高中
如何以桌遊類型的教具箱協助教學?帶學生體驗桌遊會不會只是在「玩遊戲」?
實施學校:高雄市三民家商
國文科老師在「樂府詩」課程告一段落時,帶著體育班的學生唱禁歌、體驗「新生」。